农户腊味年货查包養經驗背后的时代变迁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据媒体报道,近日,湖北枣阳一农户将备好的腊货拿出来晾晒,整整齐齐挂满了整个院子,令人垂涎欲滴。户主李女士称,她们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备的腊货有500只鸡、500条鱼,还有5头土猪。有网友表示,这是大户人家,嗅到了包養过年的味道。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猪肉、鱼肉、鸡肉都是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每到冬季,谁家晾晒的腊鱼腊肉腊鸡多,就证明谁家的日子好过,就证明谁家更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大户人家”的调侃背后,隐含着社会生活的变迁。

充盈的腊货,见证了农户生存状态的改善和优化,勾起了人们对春节和团圆的向往,也引发了人们对“大户人家”的围观。这么多腊货自己吃肯定吃包養網不完,要么赠送给在城市里的亲人,要么通过电商等途径进行销售。

这边厢,交通和物流日益发达,冷冻保鲜技术不断进步,让人们可以很容易就吃到新鲜的肉制品;那边厢,由于健康观念的重塑和饮食习惯的转变,一些人对腊味缺乏认同与喜爱。从这个角度上说,腊货的符号属性已经大为降低,腊鱼腊肉腊鸡多并不意味着这家农户比别人有钱。“大户人家”只能说明这家农户偏好腊味,并且经济上比较宽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城市打拼。不论是“爸妈装的后备箱”,还是“年货流动”,那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食物,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承载着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亲人对在另一个地方生活的亲人的牵挂与体恤。正是有了情感厚度和亲情温暖,腊货才变得珍贵起来。

500只鸡、500条鱼、5头土猪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离不开主人家的耐心、细心、巧心和匠心,离不开“绣花功夫”。在现代社会,是否愿意在“整洁”上进行投入,已经成为社会分层的一种标尺;保持整洁不仅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更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品位、文化格调以及精神世界的底色。“大户人家”让人羡慕的不仅有丰富腊货代表的财富积累,还有看起来也很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腊味的背后,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关系。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里,腊味不仅有家乡的味道,还有“妈妈的手艺”“爸爸的牵挂”等亲情的气息。透过“大户人家”这面镜子,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普通人只要足够包養努力和坚持,也可以通过勤俭致富、整洁持家来改善生存生态,过上美好生活。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包養,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离不开这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杨朝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